麻吉星精英教师培育计划信息技术下的“智教”课堂模式实践

玩一把——将一节大师课信息化

2022-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山黄小海

福州市中山小学 黄小海

学校数学群里,教研组长发了一节罗鸣亮老师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拓展)》视频课供大家学习交流。这是罗老师的一节经典课例,在这节课中,罗老师展现了超强的课堂把控能力,在罗老师的鼓励带动下,学生们一次次突破空间与思维的壁垒,时而侧身聚头小组内头脑风暴,时而离开座位走上讲台舌战群儒,课堂已然形成一个辩论场,辩论各方都沉浸在理性的乐趣当中。那么这样一节优秀的课加上信息技术后会怎样呢?于是就有了将这节大师课加上信息技术的尝试。

一、投票

1、收集生成资源,精准了解学情

我首先想要加入的是投票功能,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罗老师进行了3次的调查。第一次是调查学生计算完459×7后,罗老师提出:“做对的请举手。”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学习新知的基础,罗老师需要了解班级学生对基础的掌握情况,希望通过计算唤起学生旧知。从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齐刷刷的都举手了(如图1),根据肉眼观察判断这题的正确率应该在百分之九十几以上。

图1:“做对的举手”

屏幕暂停后仔细观察,第一列后面的两位同学没举手,第二列第三位同学也没举手,照此估计,班级一共八列就有12名同学没举手,全班42名学生,正确率大概是71.4%。没举手的同学很容易被淹没在举手的同学之中。从肉眼上看百分之七十几的举手率和百分之九十几的举手率感觉差不多,但不同的正确率在接下去的教学上应该会有些不一样吧。当然,以上数据都是我置身局外的推测,以罗老师的课堂经验与判断,这样的差别是逃不过罗老师的火眼金睛的,但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 ,用上信息技术可能就会减少许多的误判。教师可先巡视全班,拍照收集学生正确的和错误的各种做法投放到班级大屏作为选项供学生用反馈器进行选择。电脑即可精准统计出正确做法的人数与非正确做法的人数。尤其多收集错误的做法,我想大部分都是进位的时候计算错误,正好可以与后面学习的新算法进行对比,感受在进位较多数字较大时使用新算法的优越性。此处信息技术帮助我们更好的收集课堂的生成资源,精准了解学生学情。

2、快速区分阵营,精准组织辩论

第二次调查罗老师连续发了三个指令“觉得淘气这样做对的请举手,手举高一点。”“觉得淘气这样做不对的请举手,手举高一点。”“两次都没有举手的请举手,手举高一点。”之后还不放心的提问了一位同学“你举了没有?”后续罗老师连续提问了3位同学都是认为淘气这样做是对的,罗老师再提问第四位同学时就直接要求认为淘气这样做是错的同学回答。借助信息技术此处可先设置一道包含这三中情况选项的选择题供学生选择即可快速得到全班学生的判断情况。同时教师也可精准的了解哪些同学属于正方,哪些同学属于反方,从而针对性的调节组织学生进行发言辩论,节省课堂时间。当然罗老师上课自有其独有的课堂艺术也许我未能参悟,此处只就单纯为达到调查目的而进行的修改。

二、加分

与其说这节课是一节知识拓展课堂不如说这是一节说理课堂,罗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处处体现出鼓励学生大胆说理的教学理念。从课堂开始的“说对的表扬,说错的也表扬,表扬举手的勇气”,到辩论时站到处于弱势的学生身边,不断为弱势的学生拉票鼓劲,再到退出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都体现了罗老师重视学生表达,重视学生说理的课堂风格。罗老师用其高超的语言艺术与课堂组织手段调动了一整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想要投入其中。达不到罗老师境界的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加分功能。无论学生答对还是答错都进行加分,若投票后发现辩论双方人数悬殊,还可以提高“赏金”的方式鼓励弱势一方发言和鼓励优势一方“叛逃”到弱势一方,如用双倍甚至多倍加分的方式鼓励弱势一方发言辩论。用学生看得见的积分激发学生胜负欲,释放课堂活力。正如我在《用评价加分激发小组活力》文章中所举的例子,不要小看加分的魔力,我们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加分方式,加分内容等来调动班级所有成员参与课堂。

三、随机挑人

辩论的赛场,最容易出现“孤独的热闹”,就是只有少部分思路快积极举手的学生在不断的辩论发言,其他人只是在看热闹,并没有进行思考,有些甚至连热闹都不看了,思绪飞到九霄云外。而罗老师在课堂上就很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常常停下课堂的脚步提问学生,我初略的算了下,罗老师提问的学生至少达到15名,但提问的学生主要是举手的学生,学生的位置大部分分布在离教师近话筒比较容易递到的位置,没举手的学生和坐在角落的学生很容易成为课堂被忽视的“边缘人”。罗老师能成为名师自然有其超强的课堂掌控力,能够关注到班级所有的学生。我们的课堂上如何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呢?我们可以试试举手发言加随机挑人。只挑举手发言,会让一部分内向或者懒惰的学生躲在举手的背后,以为不举手就可以不用发言,随机挑人的机制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均等的发言机会,谁都有可能被抽到发言,公平的发言机会让内向的学生有起立锻炼的机会,让懒惰的学生提高自己的课堂专注力。

名师有着高超的课堂解读能力,课堂上实时生成的学生情况,名师们都能进行适时的收集与精准的解读。借助信息技术的工具,用好信息技术也能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学生,更多的了解课堂。可以让我们离名师课堂更近一点,让学生的学更好一点。

以上为个人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各位观客批评指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