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的主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是我们控制了情绪还是我们被情绪所牵制?都想着要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自我情绪的主人,但往往又被情绪所牵制。
然而,只要用心,控制情绪是可以“练成的”。
第一,“ABC”原则
A:代表事件;
B:代表对事情的解读,看法,想法;
C:代表情绪。
一个人的情绪不是因为事件A引起,而是看法B造成的。改变想法或看法来调节情绪。
处理一件事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处理这件事时所带着的情绪,或平和,或愤怒;或委婉,或刻薄……不同的情绪,带来双方的感受不同,所做出的解决问题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结果当然也就不同。
俗话说:情绪激动就容易冲动,冲动是魔鬼,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当一件事发生后便成了必然的客观产物,它不会随我们的主观意念而发生改变,除非你有时光倒流的特异功能让事件重新再来,否则就只能去接受——积极地接受。
而我们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所带来的情绪不在于这件无法改变的事件本身,而在于我们用什么想法去解读这件事。
比如,学生犯错了,这件作为已经发生的事我们无法改变,无法重来。
如果老师和家长对这件事的看法是认为孩子本该懂事但故意而为之,那么他们带来的情绪是愤怒的。然而用愤怒的情绪来处理这件事情必然就避免不了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教育,教育的后果适得其反,孩子仍然不会改正反而会变本加厉。
但如果他们用关心的情绪看这件事,就会更可能地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并以同情的心态去引导、帮助孩子真正克服眼前困难并慢慢改正这一错误。
学生犯错有两个心态作为老师和家长必须要认清:一是学生并不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聪明,他们对事件的认识和分析大多是懵懂状态;二是其实学生在犯错之前也非常担心自己犯错并明白会受到一定的“惩处”,如果学生没有这一点认识就不会出现用严重的撒谎行为来应对和掩盖这一切。
那么,他们既然有上述两种认识,但是为什么还会继续“去犯错呢?”
他们缺少引导,及时的、因地制宜的引导。
所以,当学生犯错时,我们的出发点和看法是“怎么引导他”,那么在这个情形下,我们所带来的是关爱他的积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下的教育就会有较好的收效。
我常常会跟老师和学生们讲:我们老师并不是“变态狂”,动不动就是批评或者体罚。老师们一切的举动都处于无奈,而无奈的原因是我们面对学生犯错时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越想越觉得学生不应该,越想越气氛,甚至去“梳理”学生曾经所犯下的错,于是“收拾收拾”的情绪便油然而生了。体罚的“魔爪”也就不自觉地伸向学生。
就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地成为“情绪”的奴隶,听之任之。
反而,我们用“学生犯错是合理现象”、“学生试错是较好的教育时机”等想法看待学生的错,我们的内心就会用积极的情绪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
当然,作为有“七情六欲”的人类而言,天生只具有积极情绪,那就不是人,而是神!
那么,我们又怎么克制消极情绪的产生呢?
2.“四步法则”:停、感、问、选
即停止反应;感受身体真实的反应;问问自己是什么没被满足;选择合适的行动,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遇事不要慌”!这是近年抖音盛行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和一种行为。确实,碰到问题不必惊慌,惊慌失措就会草率决策,迷失方向,甚至丧失理智。
所以,当遇到一件事的发生,特别是容易激起消极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停下来”,即“停止”由此时引起的一切反应。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做法,就是逼迫自己“停止反应”,即当产生冲动情绪是在内心先数9秒在展现你的冲动。扬起手准备体罚学生,“停”!1,2,3……9,唉!算了,这样地至少降低了一点“火气”。
最好能选择一个安静的空间,冥想,感受自己真实的反应,反思要做什么,是否有必要?从心底反问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当你寻找到,最终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你的思绪就会走向“我怎么才能更好教育引导”的良性方向。
最终寻找到自己是什么没被满足?
最后选择合适的行动,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拥有了“接纳”,我们就会练就一份海纳百川之心;改变了“改变”,我们就会创造一片爱的海洋!
争做情绪的主人,让我们自信地掌控自我,开创最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