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静”
校园里的“静”
一次和同事聊天。同时聊起来学生,他抱怨说现在的学生根本不会玩,除了推推搡搡,再就不知道玩什么?他说,每一天课间的时候,都把孩子赶出教室,让他们好好玩一下。学生不是推推搡搡,就是站在一起聊天。怎么没有以前学生的生龙活虎样子呢?我们以前多好,课间大家都是一起跳房子,或者跳绳,或者踢毽子等等,可玩的游戏太多了。现在的学生怎么呢?怎么玩都不会呢?
这能怪怨学生吗?中午,原本是属于学生的时间。学校为了安全考虑,限制学生到校的时间。只要学生到校,就必须进教室安静的学习。值周老师会不断的检查,看哪一个班级发出声音来?中午的时间,相互请教问题都不敢,唯恐被值周老师抓住,扣班级量化分数。中午的管理,就是需要学校安静。所有的课间,有好多的老师监视,让学生不要在教室吵闹,去操场。几层楼的教室,跑下去玩一会儿。还没有到操场,就需要跑回来。课外活动,也是学生的时间。被各种社团活动,各科作业占满,哪有时间玩呢?而且学校需要学生能够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班主任一面希望学生能够生龙活虎的玩,一面希望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一样安安静静。
除了体育课,操场可以看见学生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其他时间很少有学生。操场上看不到学生玩篮球,踢足球的样子。学生也想玩这些运动。学校里的老师,除了备课,就是上课,然后就是蹲在教研室。学校里看不到老师运动的身影,学生运动的也就少了。这就不难怪现在的孩子不喜欢玩,除了手机游戏,还是手机游戏。学校潜意识希望学生安安静静,做一个大众心目中的乖学生。什么出格的事情也不干,文文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学习。中午的时候,我们走进校园,静悄悄的校园会让你误以为学生没有上学。很多的学校领导喜欢学生的安静。学习会要求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没有声音。学校会打着不影响其他孩子休息的口号,强制学生趴在桌子上休息,努力制造安静的校园。
这种安静是可怕的,也是一种畸形的。校园本来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场所。我们误以为安静就是我们的管理水平高。安静是生命的一种可怕的状态。学校应该是释放孩子各种能量的场所,一味的压制,会让这种能量在不适合的时机爆发。我们很多学校害怕学生动起来。学生的运动会隐藏着安全隐患。在这个安全压倒一切的时代,学校也不敢担这个责任。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限制学生的一切能够限制的运动,让学生安静下来,这是最无奈的选择。这种安静不仅限制住了学生的行动,更是限制了学生的心灵。
校园不仅需要静,更需要动。运动可以释放学生多余的能量,运动能够让学生学会坚韧,运动能够让学生学会忍让,运动能让学生更有活力,运动能让学生更懂规则,……运动也也可以让老师更加的团结,运动能够让教师减少压抑,运动能让老师融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