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
今天我才得以细细品味这句话。十个字,道出现实最完美的社会结构:每个家都建设好,国就是最好国。
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换言之:“国”是我们的大格局,“家”是我们的小事情。小事情做好,就有了大格局。
昨日,学校的升旗活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升旗到活动到拍照,都让人印象深刻。也许,这种仪式感都让人印象深刻。
今天的阅兵典礼,我坐在电视机前,绕有兴致地观看。是的,这样的仪式会让你有无限的自豪感。从1949到2019,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央一台的节目里,白岩松说:以前的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找个人基本是在蹲别人家门口。现在呢?什么都很及时,效率大大提高。
师范毕业纪念册上,我们的留言大都是比照当下的情景。比如有写:等我安起电话时俺已经老了。可是,当时看来很遥远的事情在2000年左右就实现了。我记得我们家在2000年就安装了固定电话,在2001年就有一部手机,在2003年有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到现在,手机换了好多部,手机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只是打电话发短信。拿着手机就出门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一定是祖国发展的一个侧面。
再来说交通。1991年到1994年上师范那几年,从家到县城,需要坐中巴车。但那趟中巴车一天一趟,还负责三个乡。中巴车从庆云乡出发,经过马渡乡,再到我们隘口乡,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庆云坐,马渡站,隘口看。因为很多时候,车到隘口乡的时候,车已经坐满了人。不过那时候超载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连车顶棚都坐满了人。记得有次我弟弟送我上学,车已经坐满了,司机压根就不敢停车,但手脚麻利的人会跟着汽车跑,抓住货架扶手就可以上去了。我弟弟他手脚麻利抓住了货架扶梯,但我这笨手笨脚的人连追上汽车都是天方夜谭,怎么可能还爬得上在行进中的汽车呢?无奈,弟弟只好跳下车,陪我背着行李步行三个小时到区上,再坐车去县城。而现在呢?自己开车想去哪就去哪,有动车有高铁有飞机,有导航有车有心情,哪里都可以快捷到达。交通的变化,是可以证明祖国的日新月异的。
再来说说吃吧。上中学时,家里的粮食都会出现青黄不接,但首先会满足我们在上学的孩子。那个时候学校食堂是蒸饭,每顿都需要白花花的大米。那时候的我们最羡慕那个管蒸饭的中年妇女,胖胖的,腰上终年都系着一根长长的围裙。我们暗地里臆测过,说那根围裙就是拿来偷大米的,那可是一个好营生。菜呢?基本是咸菜和豆瓣酱。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会把咸菜用油炒一下,或者给豆瓣酱放上油。除此之外,家长偶尔会利用赶集的时候,炒点新鲜的蔬菜,送到学校。记得我妈妈送得最多的就是泡菜炒土豆丁,这道菜现在都是我的最爱,隔三差五会做一次,所以儿子也会很喜欢这道菜。至于肉,那一定是过年时才能解馋的。记得有一次我是将学校米缸里的米带了一些回去,妈妈才做了一顿饭。现在呢?不是不够吃,而是营养过剩的问题。现在我是克制吃米饭,克制吃所有喜欢吃的食物。吃的变化也是祖国日益壮大的一个缩影。
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更多关注人的心灵成长,每一个个体安顿好了,国家就发展了。
这份自豪感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建设好自己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