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牢骚”式的诉求
2020-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七乡师者
“牢骚”:烦闷不满的情绪,或者说抱怨的话,贬义词。
因为“贬”,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很多人都惧怕牢骚,更惧怕在工作、会议、生活中“擅长”发牢骚的人。
但是,我们不妨换个想法,去思考一个问题:他(他们)为什么发牢骚?
当你找到他(他们)发牢骚的出发点或者缘由的时候,你会意外地发现:他们的不满情绪或者抱怨的话是想表达他们的某些“诉求”。
不是所有的诉求都会合理,都要去处理,都要去解决。但拒绝、回避员工的诉求,特别是打击听着像“牢骚”式的诉求,是极其危险的。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何种程度是“逆耳”,何种状态是“苦口”?把握度才是最为关键的。
于是,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只要和自己的意愿冲突的语言归类为“牢骚”,只要是和原有思路逆行的要求都当做“牢骚”。
“牢骚”与“诉求”其实只是一念之差。
近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考勤制度,其中有一条说:事假一天扣2分。
“事假”!“扣分”,而且是2分!
之前也就因为众多的人性化考勤管理,带来许多滞后的思想。对于此事,对与否,我不想去仔细分析、解说。
我只想:对于呼声,特别是听着像发“牢骚”一样的呼声,很多时候是很有必要存在的。
那就“听证”吧!“听证了”,哪怕他们的“牢骚”失败了,他们也知道什么是“回心转意”。
然而,真正能促进决策的听证也越来越渴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