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孩子反常行为的根源
寻找孩子反常行为的根源
孩子和妈妈聊天的时候,说起现在她拥有的星星是班级最多的,拥有十颗星星。妈妈问孩子,“你上次不是说,听公开课的时候,你会得到二十个星星吗?怎么现在才十个星星?”孩子急忙给妈妈开始算了,“上次听公开课,老师答应表现好的给二十颗,但是老师没有兑现。只给了三颗。加上以前的不就是十颗吗?”妈妈的“执着”精神开始了,她不断的向孩子发问,始终让孩子承认她现在是在说谎。现在和以前说的话根本不是一回事。妈妈还提前以前孩子欺骗她的事情。妈妈给孩子说,“作为小孩,不应该撒谎,是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必要撒谎。你现在的表现让我不知道该怎么相信你。”孩子还在争辩,但是明显没有了底气。
其实,作为妈妈,把一个小问题上升到原则问题,上升到品质问题等等的大问题,让人感到害怕。孩子究竟得几颗星,孩子以前怎么说,现在怎么说,无论孩子说得对还是错,都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的根本是孩子想给妈妈表现她在班里很优秀。她需要得到是父母的认可,而不是对错的批判。作为父母,我们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小题大做,认为小问题都是将来的大问题。把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弄的大家都不高兴,这也是我们父母的通病。作为父母,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什么事情是原则的问题,什么事情是一种随意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在很随意的事情上较真。我们越是较真,就越会把事情弄得更糟。我们看似为孩子的将来负责,其实,我们是让孩子关闭了交流的心门。和孩子在一起,不是所有的事情一定要判断个对与错。我们在胡乱的聊天中才能够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里。而且,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尊重孩子。总是在认为较真的地方,不断地伤害着孩子。难道我们不知道,我们赢得了想要的结果,却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和交流的欲望。
后来,出去散步,妈妈又给孩子念起“经”,希望孩子能够诚实,不要撒谎,不要夸张。妈妈很担心的样子说,你这样的行为,会让我不再信任你。孩子做了什么不诚实的事情呢?难道夸张的说得了几颗星,就是不诚实吗?有没有考虑过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孩子究竟缺少什么东西,采用夸张的说法获取你的认可呢?
后来,经过交流和反思,多次问了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做呢?动机是什么呢?回到问题由什么话题引起的呢?哦,原来是这个话题是小的一个说起,她是班里最好的一个孩子。大孩子感觉自己受到挑战就说她拥有多少颗星星?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里,妈妈经常会问孩子,你们班谁今天表现的最好?这次谁的作业最好呢?这节课谁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呢?你在班里是什么位置呢?等等类似的问题,就是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靶标,让孩子超这个方向努力。而且妈妈善于表扬孩子,却很少鼓励孩子。表扬让孩子始终把自己的努力建立在依赖别人的评价。鼓励会让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孩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妈妈表扬的结果。她始终在超越别人和依赖妈妈的评价。孩子的夸大的背后就是希望妈妈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