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天的怀念》谈起
2020-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苹果树
龙师摄影作品
那天讲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我忽然想起了20多年前办文学社刊物时候收录的一篇怀念文章,是一位初一的女生写给自己刚刚逝世的父亲的。两篇文章类似的内容,赞扬逝者的美德,但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拿出来比较一下,更容易发现史铁生作品的特色。
《秋天的怀念》更加平静、从容,将强烈的情感抑制在简单、平淡的记叙和描写之中,只有到最后第三次写菊花,才开始抒情。这是出自一位经历丰富,遭遇风浪的而立之年的青年之手。而那位文学社少女的怀念之作,悲情澎湃、呼天唤地。两种迥然不同的抒情方式来自不同的心灵,不同的眼界和胸襟。
记得,梁启超先生曾经在《作文入门》一书中谈到过这两种抒情方式。一种是奔迸式,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一种是回荡表情法,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梁启超认为前者太少,“希望今后的文学家努力从这方面来开拓境界”。不过,两者都是在现实中求得对于现实的超越。这或许可以用拉丁语“卡塔西斯”(净化)来标注吧。
在这个基础上,我更多地想到,写作手法其实是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境遇的,简单的模仿固然能够依葫芦画瓢,但是得不到其神韵的。当下教材,崇尚简单模仿、比猫画虎,恐怕适得其反,写作的目的还是指向现实,指向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指向孩子心灵世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