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读简书头条我已不2

只为耕耘——全国“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共读第一周优秀指导师获奖感言

2019-07-14  本文已影响30人  小尘老师

编辑/陈秀玉

全国“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家校共读活动从6月30日开始,至今已近两周。共读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的各位指导师的辛苦付出。在共读第一周,有六位指导师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指导师”。

  获奖后,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的一些心里话,本期带你听听杨书铜、程锐刚和肖会欣老师获奖后的分享:

杨书铜老师

杨书铜,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指导师。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第二小学“汇智”班班主任,山东省少先队优秀工作者,济南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历城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历城区家庭教育种子教师、指导教师。先后被北京生命教育科普促进会、中国生命教育网评为“2017年度最具创新力班主任”,明霞教师成长联盟评为“2018年度最具成长力教师”。

多年致力于家校共育以及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汇智班的故事》收录于《卓越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一书,在齐鲁壹点、1+1教育网社区坚持撰写教育故事,多篇文章被《济南教育》《教育旅途周刊》《历城教科研》刊登。

分享:只为耕耘

一张优秀共读指导师的“共享证书”,带给自己“第一次”别样的阅读体验。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一个人的成长,本质上都是自我成长。阅读,就是自我成长的最佳途径,让我们更懂孩子,更懂自己。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与共读活动指导师,肩负着引领广大学生父母开展共读的光荣使命,决然不能将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温暖的港湾,应该扬帆启航,博览群书,在经典巨著的诵读中,领略无限风光,不断挑战自我。

六月底,自洪家楼第二小学新一年级学生报名开始,立即组织新生父母建群,抓住新生父母培训的关键期,抓住起始点,开启暑期培训学习模式,真正做到了“学生未入学,父母先培训”。

目前,新生父母近300人参与群学习。我们借"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公益共读活动启动的良好契机,感谢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与《奶蜜盐》共读联盟的专业指导引领和鼎力支持,扎实开展共读活动。

许多父母坚持打卡分享学习收获,刘桐宇、王珺瑶、郗御鑫、赵云曼和张梓涵等同学们的妈妈,在第一周共读表彰中获奖,使广大家长学有榜样,受到极大鼓舞。

期间,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老生父母管理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介入管理相对容易一些。而新生尚未入学,且没有分班,他们的父母亲,对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尚不熟悉,在群内进行共读指导、打卡分享,感觉他们正常的群生活受到了影响,导致部分家长滋生抵触不满和焦虑情绪。

根据出现的意外情况,一方面在群内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说明,一方面把学习意愿强烈的父母遴选出来,组建起百人共读会,为我们下一步组织线下共读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学生父母阅读基础、生活环境、自我改善的意愿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分类指导、循序渐进、丰富形式、父亲缺席,许多课题等待破解。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旨所在。正如一个农民春种夏耘,到头一场灾害颗粒无收,他也不会为此而将劳动永远束之高阁,他第二年仍然会心平气静去春种夏耘而不管秋天的收成如何。”

走向高山难,退回平地易。让我们每一位共读指导师,怀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积极投身"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公益共读的洪流之中,循着文质老师“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教育是慢的艺术”的正道,慢慢抵近我们的目标。

只为耕耘。生如逆旅,我们都是世间的行路人。听从生命本真的召唤,与丰盈的灵魂相遇。

程锐刚老师

程锐刚,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指导师。湖南长沙人,现就职于汕头潮阳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汕头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潮阳区“十佳青年”。张文质第一期教育写作班学员。

分享:父母需持续学习

最近“十万班级百万家庭”的共读指导活动,让我重新拿起了《奶蜜盐》,在重读的过程中,我很感慨,曾经领悟的道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些已经遗忘了,甚至渐渐地走向理念的反面。当然,在重读的过程中,也有新的更深的领悟。于是,我理解到,作为父母,没有一劳永逸的可能,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持续学习,才能葆有一种鲜活而清明的生命状态,只有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中,亲子关系才不会固化,不会走向教育的反面。

    这么说来,父母的天职不仅仅是养育,可能还得加上“学习”。不然,我们怎样和另一个日渐新异的生命交往互动呢?在一个新异和固化的生命之间,恐怕是无法孕育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的。

肖会欣老师

肖会欣,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指导师,全国《奶蜜盐》共读联盟63群群主,天津市武清区陈嘴中心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三十年一线教育工作,爱教育,爱孩子。

分享: 今天我值勤

得知自己获得全国“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家校共读第一周"优秀指导师”的时候,我刚刚完成镇妇联文明家庭大讲堂的讲座工作,受镇妇联主席的邀请,我为全镇的妇联主任和妇女代表做了"陪伴孩子,您会吗?"义务讲座,会后,很多人紧紧拉着我的手,对我诉说自己的收获,这样的场景,和我在学校为家长做讲座后收到的反馈是一样的,年轻的家长学历高,知识丰富,但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欠缺正确的方法,他们渴望得到专业的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面临的困惑。

全国“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家校共读活动中,我负责每周三中小打卡的指导工作,其实说是指导,更多的是学习,因为很多优秀的爸爸妈妈坚持读书,坚持学习,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指导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周三我值勤,拿着手机,学习每一名家长的感言,为他们真诚点赞并认真评论。好几个家长针对评论与我互动,共同讨论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每一分努力,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我付出,我欣喜,我收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