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困境(2)——作文教学的现状
上一篇,我们谈到了作文研究的现状,提到了在作文研究中的三个问题。这篇我们来探讨一下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作文的真实地位
人人都说作文很重要。因为单从分数上看,从小学到高中,作文一直占据了语文考试的将近半壁江山。作为语文学科如此重要的一个模块,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是个什么情况呢?
1.就中高考而言,作文其实是最难提分的一个模块。
越往高年级走,作文提分难度越大。为什么呢?因为写作的本质应该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越往高年级走,认知能力、思考能力越重要。到了高中,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时间非常长了,各自的语文底色已经奠定好。语文成绩好和成绩不好学生,彼此之间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差距越来越大了。这个时候,若想通过讲技巧或者通过补习来提升作文水平,其实是难度非常大了。可能会有提高,但非常难提到上等水平高了。
2.作文要提分,耗时会最长,成效还可能不那么明显。
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对于要参加中高考的孩子来说,与其花时间多学习作文,提高作文水平,还不如补补语文基础,或者补补其他薄弱学科,因为这样性价比高啊。
因此,虽然作文很重要,虽然大家都很重视作文,但是很少有人费力气、花很多时间来提升作文;老师也不会花太多精力还给孩子讲作文。除非,这是最后一个提分的门槛了。
因此说,作文的真实地位,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其实没有预想中的高,甚至让人都无法真正重视起来。
二、作文教学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文教学的现实问题。
做作文项目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研发人员,想请一些在职的老师来研发作文课程脚本。名校的老师时间忙,要价高,所以基本上请不到。
于是从二三线城市去请在职老师来写,但是却发现他们写出来的稿子根本不合格,缺少研究,基本上是网上搜集到的素材堆积起来的。
后来,我邀请在北京郊区学校教书的一个学妹来写稿子。人家坦陈,已经好久没有好好教过作文了,都不知道如何教作文,何况让研发作文脚本。我问她如何教作文的。结果,还是我之前读书时候那一套:给个作文题目,审审题、发散一下思维,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写完以后,批改完毕,然后念一下好作文,讲一下差作文,就算完毕了。
这样的作文教学现状,应该不是个例。虽然不是全部语文老师的写照,但可能也代表了绝大多数语文老师教学的现状。
因此说,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作文教学是缺失的。
三、作文批改的问题
我们再来谈谈作文批改。只有真正的语文考试作文,需要且只能一次成型。
看看真实的写作,很多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往往是要反复修改的。比如张爱玲的名篇《金锁记》,其实是在另一篇几乎完全相同的作品凝练出来的。其实平时的作文,本就应该让孩子们多修改几遍,老师多批改几遍。通过反复的修改和批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作技巧也是在改中学习到的。
然而,学校的现实是,大部分的老师以第2部分的方式讲完作文,孩子提交后,快则一个多星期,慢则个把月,老师才把作文批改完,才来进行作文讲评。而那个时候,孩子们根本就不记得自己写了点什么,更不用说当时的写作过程是什么样子的了。缺少了即时反馈,作文讲评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还有,作文讲评完,大部分的作文是没有后续动作的,写了也就写了,即使再次修改,老师也很少批改那么细致的。因此,这样的修改意义也不大。
所以,作文批改不及时,作文讲评少有反复修改过程,这样的作文批改,起不到帮助孩子提升作文能力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作文的提分难度大、时效低,导致本应十分重视的作文,在真实教学中并未被重视起来。
二是作文教学是个难点,教什么、如何教,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其实是个难点。因为到目前为止,不管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还是语文教材,至今都没有构建起作文的教学内容序列,没有构建起作文的知识序列。
三是作文批改缺少及时性,批改后续乏力,无法真正帮助孩子提升作文。
实话说,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太容易,而且一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作文研发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去解决语文学科至今都没有解决的作文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另外,在教师教学层面,需要真正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作文,如果不知道如何教,至少要在批改上多下功夫。
改变作文研究和作文教学的现状,扭转作文的困境,需要从学者、理论家,到教育行政机构,再到教师团体齐心协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