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教育行走

我不想简简单单地做一名过客

2020-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七乡师者

2020年教育行走教师线上研修夏令营于8月下旬如期而至,本次行走活动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17—19日,以各群为单位进行“我与教育行走的故事”、“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困惑”三个方面的分享活动,也是最美的“破冰之旅”;

第二阶段:8月20—2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草根教师在“百万家校共读联盟”的“全国教育行走”专栏听取每天六位专家共计16场的专题讲座;

第三阶段:8月23—25日,进行群内分享交流;

第四阶段是8月26日晚八点在各群举行颁奖仪式;

第五阶段是以后一年时间的“践行”——生命不息,行走不止。

这九天的教育行走活动中,我“抢”到了“A岗即报道”、“简书管理”、“分享主持人”、“互动征文评委”等志愿者岗位,九天来可以说乐趣无穷、倍受洗礼、受益匪浅。

在各项活动中我尽心尽力,以争做一名优秀志愿者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积极努力,我赢得了教育行走活动组委会老师的认可,获得了教育行走脊梁教师奖,并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获奖背后更多的是历练和成长

我想说,获奖只是一种被肯定的鼓励,获奖的背后更多的是历练和成长。

为什么要“抢”志愿者岗位?从根本上讲,因为我不想简简单单地做一名过客。“抢”到了,就可以深入地参与,参与了就成为了教育行动的主人,就拥有了更多的历练和成长的机遇。

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不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好轻松;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不用担忧直播分享差错,好自在;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不用及早“到会”记载,好自由;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不用承担各项活动任务,好清闲。

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可以不做很多很多,我将是一个充满轻松、自由、自在、清闲的人。那时的我是舒适的,那时的我是随意的。随意去听,随意去学,随意放下,随意应付。结果呢?更多的是一无所获。

所以,我“抢了”,而且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为目标,砥砺前行。

在承担志愿者岗位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在分享中更好地归纳自己的所获,三天的讲座我一场不落,写下了三万余字的随笔;为了避免主持小结时出现尴尬的局面,我得及早研读分享者的讲义,汲取并深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思想”;为了能在小结时突显分享者的优点,发言的过程毫不怠慢,做到点点滴滴的追踪。

短短九天来,在志愿者身份的督促下,得到全方位的历练,除了写下三万余字的随笔,还学会了语音合成、学会了用“创客贴”做海报,写下了《相识虽晚,但为时未晚》、《跟着“刀哥”学“刀法”》、《如果我不是志愿者》、《审视自己,是否合适做老师》等六篇心得性文字并投“教育行走”专题,共计一万字。

俗话说:没有承担,就没有成长!因为我爱,所以我来了,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教育行走”;因为我来了,带着仰慕而来,所以我要不负这次机遇;因为我不想有负于这次行走,所以我“站了出来”。从原本可以很轻松的“过客”中站了出了。

              我不想简简单单地做一名过客

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来到“教育行走”?我来做什么?我将以怎样的方式做的更好?众多的疑问与困惑萦绕我的脑海。

没有了思考,我们就会茫然;没有了反思,我们就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所以,我坚信地认为,参与教育行走,要真正历练自己就不能简简单单地做一名过客。

或许很多的人对事、对物,甚至于在教育事业中不少的老师对自己的职业,也只不过充当着“过客”罢了。我是一个比较较真的人,也是比较严肃的人,对事过于认真是我最大的毛病。比如,我主持1群分享的过程中,我都会突然地想“究竟有多少美仁在听”,所以会让正在参与的老师们回复“1”,以验证是否自己再演“独角戏”,这样的我挺让人讨厌吧?

也就因为这样的性格,我常常很在乎别人对我“所爱”的事和物的评价,于是我“洞察”着各群美仁们的言行。果真,“麻烦”来了!

针对“颁奖”活动,有一位热心老师用“讨厌评奖”、“靠什么评选”、“是不是这几天搞个讲座就能看出谁有多优秀”、“不喜欢被别人指责”等言论阐述着自己“伟大”的洞见。

这就是所谓的人与人的思想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人各有志。理念的差异、理解角度的不同,导致于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合理的,必然的。就像其本人“呼吁”的一样“有意见是可以发表的”、“观念没有对错之分”。

一切似乎都很合理,对错没有绝对,所以言论也不能太绝对。“客观分析、理性表达”在我们的思维中很重要。

虽然“评奖”有一定的弊端,但我认为评奖是可取的,因为至少目前没有找到哪一种方式比评奖还能激励人的行为动机。从全国优秀教师,一直到学校的校级表彰,皆如此。

更何况,针对这一次活动,教育行走举行颁奖是公益性的、是“有言在先”的、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人更公益性地服务于整个行走团队。否则呢?人人都不会愿意付出,确实会如此的,我们试问举国上下千千万万的公益性组织,除了教育行走你还喜欢和赞赏哪个或者说哪些?你那么质疑又怎么来了,你来做什么?来表达你与众不同的“洞见”吗?

说实话,这奖状能算什么?(这里没有鄙视教育行走奖项的意思)是伟大的讲师们差这一个奖,还是一线的我们能用到?其实,都不是!

这份奖最珍贵,因为他代表着对劳动者的尊重,他象征着对他人辛勤劳动的肯定。

再说,所招募的这些志愿者、这些美仁们确实是付出了的、确实是很辛苦的、确实为教育行走的事业做了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所以,这份奖他们是配拥有的!

最可怕的是当别人以交谈的方式给予引导的时候,还很执意“不喜欢别人指责”!挺可怕的,一个人在指责别人,又不喜欢别人指责他,这算什么回事?

经过一番的思想斗争,我似乎找到了理解他的两个理由:第一,他应该不太了解咱们的教育行走;第二,我不能用“挚爱者”的视角去理解一名“过客”的不同感受!

在这里,我也没有针对这位老师进行批驳的意思,对事而不对人。马云老师最注重一个观念:统一他人的思想是最困难的,但我们可以统一人们的目标,有了共同的目标,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统一起来。

所以,我不禁地想:既然我们都走进了“教育行走”,我们不用想别的,就思考一下“我们来到这里有什么目标”、“我为了这个目标能做些什么”。

                  生命不息,行走不止

2020的教育行走,在别样的2020年,以别样的形式前后共用九天的时间,于2020年8月25日圆满落幕。只有开始,并没有结束,剩余的路——

我们在教学中不停地摸索;我们在教学中不停地“讨教”;我们在教学中不停地“交锋”;我们在教学中不停地践行。

我们——一直在走,为了看看天上的太阳;一直在走,为了看看水中的月亮......

生命不息,行走不止,自由的我们创造自己的乌托邦。

教育行走相关随笔

1.相见虽晚,但为时未晚

2.跟着“刀哥”学“刀法”

3.如果我不是志愿者

4.感恩相识、相伴与历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