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浇灌一棵属于自己的树
“一定要浇灌一棵属于自己的树”是张文质老师在第11期张文质写作教育研修班分享的一个观点。说到这个观点时,他特别强调了"一棵"的重要性。我感觉这个强调就是对我说的。而且我觉得定语中的"自己"也很重要。
要浇灌一棵属于自己的树,你首先要清楚,属于你自己的树是哪一棵,你才知道往哪边使力气。
10月5日早上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两块不同的地瓜地,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发了个朋友圈:
尘语:同样是地瓜,除了品种之外,不同的目的也有不同的耕作方式。如果你要的是地瓜藤,就要用心维护地瓜藤的生长。如果你要的是地瓜,就要折腾地瓜藤,要时不时翻一翻,断一断它的侧根,不要让它长得太旺盛,抢了营养。我们做事也一样,对标做事,有所侧重,有所舍去。
每个地瓜品种都有各自的优势,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品种。有的人喜欢甜一点,有的人喜欢糯一点,有的人喜欢粉一点,有的人甚至只想吃地瓜叶,不管喜欢什么,都没有对错,只有对口,是否适合?
所以认识自己很重要,找到适合你浇灌的那棵树很重要,找到你生命中的核桃很重要。
哪棵树是适合我浇灌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用SWOT分析法对自己进行了探寻之旅。
1.S(Strength)——优势分析
(1)学习认真,积极公益
这些年来我一直是一个认真的学习者,积极的服务者,在用心学习的同时,积极担任活动的志愿者或者义工。而且在很多学习的场域,都得到了组织者的称赞。
新网师的学习,从良好到优秀,到双科都是榜样学员。
N师学院的学习,每期都是优秀学员。每次都能顺利完成了吴虹校长给予的志愿者任务。被吴虹校长称为"金牌志愿者"。
做了8年的教育行走志愿者,从营员征召、审核到志愿者工作的安排、对接,到营员文章的推送。还做了几期"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活动,得到了很多美仁的美好反馈。
今年教育行走两位发起人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鼓励与表扬:
谢云老师在推文中写道:
这些年来,她一直待在乡村小学,一直做着数学教师,有了“教育行走”后,她尽管并非每届都到现场,但每届都全身心投入其中,行走的“官方公众号”,无论是最初的“行走拓宽世界”,还是现在的“醒走者”,都有她笨笨的坚持,她甚至以一己之力,连续4次发起“挑战300天”的“一起写吧”活动,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老师。她以自己的微光,照耀着愿意被照耀的人。
张文质老师在"文质说"中更是不吝夸赞:
小尘一直也是在一刀的影响之下,一直在成长,一直在辛劳的工作。而且我们生命化教育,教育行走,教育写作挑战300天活动,我们教育行走的公号“醒走者”,她一直都在操劳的。
虽然自己的工作也非常繁忙,但是真可以叫做不辞劳苦,有叫必到,有求必应,就是真正的是非常闪光的志愿者,真正是不计辛劳,毫无报酬,也几乎没什么回报的这样的一个志愿者。当然她自己也觉得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一直都在成长,所以很多人也都特别敬佩陈秀玉,特别敬佩小尘。
我也是一直看着小尘在成长,工作方面的成长,组织能力、推动力这方面的成长。写作能力、研究能力都在成长。她真的也是乡村女教师里面令人敬佩,令人感动,也特别值得向别人做推荐的这样的一个范本。
我特别希望她,比如说明年能够出自己的教育专著,我肯定会去推动这件工作的,也不是说现在才推动,之前就推动了,但我想我的推动一定会有结果的。所谓的结果,就是小尘她一定会出一本自己的教育专著的,那么对她自己而言,她真的是觉得写作是一种快乐的事,研究对自己而言是最大的成长的一个路径。当然更重要的真的是无怨无悔的,是大家的小尘。可以这么说,大家都很敬佩她。
朋友就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言行之中,从他们的评价里,窥见自己一二。我所参加的这些活动,组织者都给予了较为正面的评价 ,小伙伴们感谢、感恩的话也不少。
从这些反馈来说,我认真学习,用心做事是有一些成效的。这算是我的优势之一吧。
(2)坚持读写,已有成效
这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读写,完成了三期300天的写作挑战。 2022年12月份到2023年3月份每日听一本书,集中听了100多本书。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已完成了量的积累,正在朝质的飞跃努力。
虽然我对自己的文字还不自信,觉得写的较浅,也没什么文采,一直不好意思向外投稿。但写的读后感参加一些活动,还是得到较好的反馈的。参加暑假读一本书活动,获得了市教师组一等奖。参加大夏书系举办的共读活动,在十佳读后感中也榜上有名。新网师的预习作业,优秀也居多。作为奖品写给学生的专稿,也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作为曾经100多字都要挤半天的人,现在的表达还算流畅,做基本的记录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别人还在为读写纠结时,读写对我来说,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这算是我的优势之一吧?
(3)家校联系,得心应手
一些老师跟学生、跟家长的关系会有些紧张,但我基本上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这几年来,家长不但没有找我麻烦,一般都很尊重,很支持我的工作。一些孩子和家长已经离开我任教的班级,或者毕业出去,还会时不时打招呼,问个好。本来以为是我运气好,一直遇到好家长。
仔细一想,应该得益于这些年跟张文质老师做着生命化教育,关注着家庭教育。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你对孩子的好,他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加上你的真诚,及一些沟通技巧,家校沟通就顺畅了。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 当家校沟通顺畅时,跟家长的教育就能形成合力,至少不会作为唱反调之一。要做一些尝试,做一些折腾,少点阻碍,这应该也算一个优势吧。
2.W(Weakness)——劣势分析
(1)想太多,精力分散
虽然身处乡村教育环境,身边能参与的优质培训不多,但如今有网络,加上这几年跟着张文质和谢云老师做着公益活动,能链接到的优秀者不少,优质培训也不少。而且一些朋友很给力,别人几百上千的培训费,有时我还可以免费参与。付费的活动有些虽然很不错,但会因为囊中羞涩就不参与了,但免费的又是我喜欢的活动,对爱学习的我来说,怎么舍得拒绝?
参加太多的活动,加上对一些朋友的求助又舍不得拒绝,所以精力很容易分散。这两年来,虽做了聚焦,还是不够彻底。对一些朋友给的任务,还是会随口答应,有的需花不少时间去做。
这个问题我已经意识到,也在努力改善中。但仍是我的劣势之一。
(2)闲下时,喜欢躺平
老师的生活大多数是比较忙碌的,加上我会做一些公益活动或参加一些学习,就更忙碌了。但有时任务没那么紧,时间会宽松些,也会有一整块空闲下来的时间。当有这种时间时,我有时候会什么事都不想做,就想躺平,刷剧,看小说。
原本可以用这些时间,做一些准备工作,可以减少后续活动的忙碌。但就是什么事都不想做,最后白白浪费那么多时间。过后有时也会后悔,会自责。但遇到同样的情况,仍会不自觉地躺平。
就是很多活,都要等到快截止的时候,才来赶。这样有时候会非常紧张,甚至一些会错过时间。
(3)易忘事,跟进困难
我的记性不好,一些事容易忘记。给到孩子们的一些指令,一些要求,有些落地性较差。想法很好,但执行力欠缺。这就产生了跟进困难。有些容易半途而废。
3.O(Opportunity)——机会分析
通过大量的阅读,通过自我反思,我基本确定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就是聚焦数学教学,特别是小组合作共学。本学期重点放在反思和评价上。
工作室正在做的课题研究,可以为我提供些理论和方法上的共享。领衔人和有爱的小伙伴们也会给予我鼓励和支持。
新网师本学期我选修的课程之一就是有关数学教学的。
我现在正带着一些小伙伴们在共读2022年版的数学课标。
这样的专业学习,这样的专业交往,可以让我在专业化成长上获得更多的支持。
4.T(Threat)——威胁分析
我要探寻的小组共学中的评价与反思,特别是评价这一块,如果量化积分,需要花不少时间与精力。如何组织,如何操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顾此失彼,折腾太累不说,可能还有一些负面的反馈。
小组长的组织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小组长无法胜任时,会降低一些小组的共学效率。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大不如前,做事效率降低,对一些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前熬夜是正常,现在要尽可能不熬夜,这就会减少很多时间。有些事情因精力不足,可能会夭折,半途而废。
基于以上分析,值得我浇灌的那棵树,是有关数学教学的,近期来说,应该是聚焦小组共学中的评价与反思。
这边三方面的内容可以记录:数学教学相关的专业书籍或资料的阅读笔记;小组长的培训和小组共学情况的记录;学生反思资料的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