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艺术语文教育

海顿与贝多芬交响曲风格比较

2018-12-25  本文已影响22人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导读: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顶峰的一个阶段。海顿和贝多芬作为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为世界音乐爱好者创造了一种辉煌的大型交响乐形式,开创了一种新型音乐风格之路。他们的交响乐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音乐感受。他们杰出的音乐作品和风格被公认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高峰的一个阶段;海顿和贝多芬均是这个时代伟大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流芳百世,至今被人称颂。其中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早期作曲家代表,而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晚期的代表人物。

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背景下,美学思想也逐步体现;18世纪美学想革命运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深入人心。以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的面貌展现,但其影响却远远超出文化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乃至社会风尚等多个方面。18世纪下半叶的音乐艺术受到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市民阶层的政治地位提高,对音乐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和新的要求;音乐活动更多的走出了宫廷和教堂,公共音乐生活开始活跃起来;生机勃勃的世俗群众性音乐文化代替传统的宗教音乐;喜歌剧的成熟,格鲁克歌剧改革获得成功;音乐家通过音乐作品来与听众交流思想感情,因而音乐的易解性。愉悦性和情感的动人性等成为音乐美的准则。主调音乐风格取代了被认为“深奥”的复调音乐风格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启蒙时期流行的文学文体是富于理智的散文,优秀散文的清晰、生动、得体、匀称和优美的品质成为许多器乐音乐创作的准则。

海顿的音乐作品创作对古典乐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作品以明朗欢快的情绪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与他广泛采用民间音乐素材,反映新兴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密不可分。贝多芬是18世纪古典主义的完成者,他的音乐突出的特征是通过斗争而达到胜利的英雄般的热情和毅力,这与他受到法国大革命风暴有着直接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赋予他的音乐创作新的时代印记,从而也是19世纪音乐的领路人,他音乐中的革命性因素,在一定意义上也奠定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开端。

海顿作为古典主义的启航者,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的终结者,创作的作品贯穿着古典主义音乐整个时期。欣赏海顿与贝多芬的作品,给人以不同的音乐享受。海顿的作品,就像是一首轻快的小诗给人以心灵慰藉;贝多芬的音乐则给人一种沉重感,是对人生这部浓墨重彩的史诗给予最透彻的解读。但不得不称赞的一点:他们均是时代的经典,史册上不可小觑的一笔。

海顿常被世人称作“交响乐之父”。他是古典作曲家中唯一一位仍然默默地生活在旧的音乐赞助制度下的作曲家。出生于车匠家庭的海顿8岁进入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这时候的歌童生活使他获得早期的音乐教育;靠私人教课和弹伴奏为生,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剧作曲家发现并且得到了救助;正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执着和热情,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廷乐师;正是在近几十年里写出了他的大部分作品。

贝多芬被世人称“音乐巨人”。从小被零乱的学习生活以及恶劣的家庭环境摧残长大的贝多芬具有很强的独立精神。但他的幸运之处是:他的艺术家生活自由自尊而且有保障;贝多芬身处欧洲最为惊心动魄的政治变革时期,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冲击,使他真正开始捕捉到了自己的音乐风格与气质。但是,他个人所经历的痛苦与他艺术事业的辉煌形成巨大的反差,当他刚刚站稳脚跟美好前景的艺术之门向他敞开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可治愈的耳疾在迅速恶化,耳疾伴着他的艺术生涯。他把一切情感都寄托在音乐之中,用音乐吐露自己的心声。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经历了长期的探索,通过一系列作品的成功实践最终确立起来的。

海顿的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是其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之其他的几部交响曲被公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着明快欢乐的情绪和浓厚的民间歌舞气息。海顿巧妙的构思,第一乐章感觉行云流水速度很快,继而第二乐章速度变慢,起初弱起,没有明显变化,刹那间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的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诙谐富有活力的音乐轻巧活泼,第四乐章音乐速度变快。其中第二乐章是整个交响曲四个部分中最广为流传最受欢迎的乐章,这部交响乐也因此成名,被后人冠以“惊愕”。

海顿的交响曲充溢着健康,质朴,幽默,轻松的情绪,他的音乐创作风格与丰富的城市音乐和民间音乐紧密相连,充满着人生的进取精神和生活的乐趣,清新明快的旋律,简明清晰的和声织体,合理均匀的结构,别出心裁的细节处理,以及从力度对比的出人意料到不规律的节奏等,都导致海顿的音乐与众不同。他是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创作风格的最重要的奠基者。

贝多芬的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是其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乐曲的第一、第二乐章均采用小调,表现了贝多芬早年的命运多舛,痛苦与绝望一直伴随着他、折磨着他。但他一直坚持着,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慢慢地,痛苦转为宁静(第三乐章),以至到最后他完全得到解脱,得到了真正的永恒的最终的欢乐(第四乐章)。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 —序奏以及人声。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贝多芬并没有照搬席勒的原诗,而是以自己独到的理念,配合音乐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删节和修改。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得到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