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我已不2尘游书海

用纳博科夫阅读法阅读

2022-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尘老师

7月26日,是范老师对我的第4次阅读训练访谈,也是最后一次。主要学习纳博科夫阅读法并进行实践。

1.纳博科夫阅读卡片长什么样

范老师先介绍了纳博科夫及他的作品,分享了纳博科夫阅读卡片的内容,然后让我复述一下对纳博科夫阅读卡片内容的理解。

听完范老师的介绍,我对纳博科夫阅读卡片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纳博科夫阅读卡片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我见",一个是"我思",跟以前我写的读书笔记有点像。

为了让我思更有深度一点,我见就不能随意地摘抄一两句。可以用我们学习的苹果阅读法,就是先想一个问题,然后把书先浏览一遍,摘抄出对我们触动最大的一两句话或者是一些关键词。当然在这边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更有聚焦性,通过这些阅读还有这些提炼。我们再来写这个我思,那就容易一些。

这边的我思除了对文本的解读,还可以联系自己的实践。就是说你读书应该是带着思考去读的。这个思考最好是跟你的生活经历、你的阅读经历,跟你以前所有阅读到的东西是有联系的。

写我思的时候可以从文本出发,然后联系自己的内心,联系自己身边的故事,再聚焦到文本。

但不能写一个长篇大论,因为卡片就那么大,要求 300 到 500 个字左右。这么少的文字却要求有较多的内容。

写我见,摘录争取更精炼,要抓重点的,摘录最能触动你的点,也可以是例子。而我思也应该是特别深刻的那一部分感悟,而不是随意的阐述。这一张卡片要求内容密度比较高。可以当作写作的基本单元。

要积累这样质量较高的卡片。每一次都要认真的创作,积累的阶段就比较费脑。但是当你积累比较费脑的时候,到最后总结、组合、调取运用的时候,这个卡片的作用就更大。

2.纳博科夫阅读卡片写作的三个原则

接下来范老师为我分享了纳博科夫阅读卡片写作的三个原则,然后让我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语进行复述。我做了下面的阐述:

纳博科夫阅读卡片写作的原则有三个。

第一个原则是,习惯比计划更重要。我们一般情况下是觉得做什么事计划是比较重要的。计划的确很重要。如果没有计划,那执行起来各方面就无法以终为始,所以做起来比较不好。但是这边聊到,我们的习惯是比计划更重要的。你计划再好,如果没有去行动,没有做一个持续的行动,那是很难做好的。就像张文质老师所说,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笨鸟先飞,首先要飞起来,然后要一直飞,要养成一个习惯。这边的习惯可以有一个可操作的参考。可以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动作,比如说我们每天就做三张卡片,一个数量,一个简单的动作,可以简单执行的一个动作。做起来就不难了。

第二原则是,调用比分类更重要。我们东西一多,如果没有分类,那就很杂乱。我们人的注意单元一般是 3 到 7 组,如果东西太多了,这时候要调取就很难。所以需要做一些分类,分类完以后大单元数就减少了,我们关注起来就比较容易。

但是,还有一个比分类更重要的,那就是调用。只有我们调用了,这些东西才是活的。要不然,东西就在那边占地方,是死的东西。所以调用是比分类更重要的。调用就有一个调用的频率,我们需要的时候就调用出来。有的卡片经常被我们调用,说明跟我们的关联性比较强,是我们比较需要的,是对我们来说比较重要的。这些卡片我们可以把它提升为金卡。还有一部分是比较不常用,甚至基本上没用的。这些卡片也可以做一个断舍离,就是让它不要太占用我们的精力,不要太占用我们的空间,做一个断舍离。

第三个原则是,卡片的价值在创作。在制作这一张卡片,只有你花心思去创作了,那你这个积累才是有效果的,你的积累才是有价值的。

了解了这种阅读方法,我们就进入了实操环节。

我选择了正在阅读的这本《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从昨天阅读的内容接下去。进行近10分钟的阅读并整理卡片。然后分享给范老师。

我见:

整段教材从指认开始,强调“也可以”把分数写成小数,在练习中依样模仿,重在能认得小数,会进行单位换算,会改写成小数,然后直接给出数位表。至于这些内容背后所承载的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小数乃是自然数位值计数的扩展与延伸,几乎没有触及。这与“四基”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P155-156

(注:这一段我见,如果要更精简一点,那就是只有这句话"这些内容背后所承载的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小数乃是自然数位值计数的扩展与延伸,几乎没有触及。")

我思:

首先我觉得这个提法非常好,因为我们现在在强调数学素养,强调四基、四能和三会。所以数学思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我在想,这个自然数位值计数是指向什么?应该是指十进制,逢十进一吧?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

最后我又想,教学中我们可以怎么拓展,可以怎么落实这个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是不可能自己去领悟的。只有我们老师通过提供一些工具,创设一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交流、去感悟。

怎么拓展链接到自然数的十进制?有两个工具很直观,一个是数轴,另一个是的数位计数器。我们平时用的计数器,很少用到 10 分位以下。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空白面标上个位,然后在个位的左面标上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通过这个计数器,让学生也来数数。比如说,从0.1/0.2/0.3……数到1,就是体会这个十进制。

还有就是数轴,在数轴中,越往左这个数越小,越往右这个数越大。比 1 还小比0还大的数怎么表示呢?就是让学生通过看数轴对数的表示,体会到从 0 到 1 这一段,不是一两个点而已,它们中间还有密密麻麻很多点。这些点怎么表示?是用小数来表示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