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是可求不可遇的
——听两节特色课堂 有感
这周听了两节课 ,都是讲《琵琶行》,也算同课异构。我感觉两位老师都极力想用新课型来上课,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与积极参与课堂的理念 。
一
从教学设计上看 ,思雨老师的课把 学习目标定位在学会音乐描写手法及用这种手法来描摹一段音乐 上。这个目标讲练结合,而且能突出一课一得,定位十分准确 。
教学设计上一开始用两段琵琶乐曲导入,一曲为《忆江南》,一曲为《十面埋伏 》,然后让学生谈听乐曲的感受 ,最后进入如何描写音乐的问题 。这个导入设计十分巧妙 ,也很自然 。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开篇不应先给出取名,这让学生先入为主 ,谈感受是不免对号入座了 。
如果把听乐曲这个环节放入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时,让学生从两首曲子中辨别“嘈嘈”“切切”之声 ,然后推测出这两首曲子对应的名称 ,从而让学生对文中的音乐描写有了直观感受 。
这节课让学生讨论时给学生留的时间有点短 ,而且老是总担心学生说说不上来冷场 ,自己有抢话的现象 。
还记得课堂上 一男生说 ,他从“幽咽泉流冰下难 ”一句中,出一种冷涩的感受 ,而老师 不太满意 ,又引导补充为“凝涩”。这种纠正就没有必要,因为老师预设的答案不一定要呈现出来 。何况老师的答案多是看教参和其他资料书上的 ,多不是自己真切的感受 ,相比之下,尊重学生的答案效果会更好一些 ,这也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小成就感 。
二
另外一节是明丽老师的课 ,她把学习目标定在人物形象分析 ,音乐表达的情感及理解文章的主旨上 ,定位也是很准确 ,不过目标有点多 ,这让课堂很容易滑入老师讲授为主 的模式。
在课堂上,老师在探究 “诗人为什么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而泪洒青衫”的问题时,给学生留了充分的讨论时间 ,而且她让前四组探究琵琶女的遭遇 ,后四组探究白居易的经历 ,这种分组法 好处是节省时间,易出成果。同时,老师还给学生提供了白居易的相关资料 ,供学生参考 ,这样避免了学生讨论的无方向性 。
在展示环节 ,有两个学生分析与概括的十分到位 ,表现十分出彩 ,不过这时老师还是把自己预设的内容呈现出来 ,我认为也没有必要 。
此后在讲后两个问题时,老师成了主导 ,学生成了配角 ,而且仅限于附和式的回答 ,这样课堂的思考 味道没有先前浓了。
其实老师设计探究主旨的那个填空题 很好,让学生也有发挥的余地 ,但由于时间紧 ,这个环节就显得仓促了 。
当然 ,存在问题并不等于这节课就不好 ,只是因为评课时,我们站在了这两位老师的“肩膀上 ”,所以旁观者显得高明了一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