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听,百花齐放
尊敬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第二季研修4班的美仁们:
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能在这么美好的流火七月的周末夜晚,和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老师们一起交流分享参加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研修的收获。
今天晚上我们迎来了由孙弘洋、谢运盛、何思蓓三位老师的精彩分享。聆听之后,我感触多多、收获颇深,我把它们概括为《用心倾听,百花齐放》。
首先,给我们做分享的嘉宾是孙弘洋老师。
孙弘洋老师是结合孙明霞老师的《你的视界就是学生的视界》进行分享,他把主题定为《孩子的世界也会丰富你的世界》。
孙弘洋老师从孙明霞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血液将自己的血献出来给学生做实验的故事和给孩子写信等角度表达了自己对孙明霞老师的崇敬。高度概括出孙明霞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和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和为科学奉献的精神。
孙弘洋老师同时以我们四班的榜样学友欧小丽老师及她的著作《分享,为师生成长赋能》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孙明霞老师、欧小丽老师,包括我们所有的教育人应有的教育情怀。
更值得反思的是孙老师提出的一个教育问题:“我们不学习何以应对现代的孩子们”。于是,回到了他分享的主题《孩子的世界也会丰富你的世界》。
是啊!“教学相长”无可非议!我们老师的视界决定了孩子的视界,孩子的视界也丰富了我们的世界。
我们的理想教育就应当是:我们教学生的同时,也要向学生学习:分析他们的思维,摸索他们的行径,明确他们的需求。只有眼中有“学生”,才能做好以人为本,才能做好生命化教育,才能做到真教育。
其次,给我们做分享的嘉宾是谢运盛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谢老师是一名仅仅拥有一年教龄的新教师。在如今,大都教书人不读书的情形下,谢老师刚刚从大学饱受高等教育,就不忘给自我“充电”,确实难得,精神可嘉,向他致敬。
谢老师结合李晓霞院长的《如何创建家校共同体》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谢老师从孩子沉迷游戏、孩子顶撞等现象引入,点明家庭教育的困境,突出李晓霞院长此番指导的意义和价值。
谢老师突出并详细分享了李晓霞院长所传授的几个关键词的自我理解:第一个关键词是“沟通”,沟通是家校合作的第一步”,沟通的技巧以“如何说”“怎么听”为重,从而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第二个关键词是“学习”,学习是构建家校共同体的途径。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和成长,比如《奶蜜盐》共读等。说到这一点,我们的晓霞院长还有一个更美的称呼,叫“盟主”。
在这里,我根据近四五年对家校共育的开展和实施,提一点自己的想法,一点偏远山区实施的困惑: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太多,留守儿童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开展难度太大;二是家长的文化水平太低,排斥或者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三是农村读书无用论依然盛行,在此情况下,家长不重视教育,当然地“家校共育”就难以实施。所以,我很羡慕文质老师、晓霞院长以及众多的生命化教育践行者到处开展家校共育的场景,当然总是这样,我也会积极面对这任重而道远的重要教育工作。
最后,给我们做分享的嘉宾是何思蓓老师。
何老师也是结合孙明霞老师的《你的视界就是学生的视界》进行收获分享。
何老师把她的这一次学习分为三站“旅途”。
第一站旅途:什么是“视界”
这一站突出了几个教育的关键词教师的“站位”“视角”和“情趣”和“关爱”。
第二站旅途:新教育的生命观念
也就是在教育中我们要贯穿对孩子社会责任的培养,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和课堂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体会到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生命因自主而积极发展,生命因实践而幸福完整。
第三站旅途:生活即教育
生活与教育的关联,最著名的有杜威的“生活即教育”,还有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即生活”。
2022年4月21日,“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发布,标志着我国核心素养教育的全新、全面开启。面对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我们的教育要实现“真”,那么就要和生活建立起强大的链接。教育必须为未来的社会生活而服务,否则就是浅教育、甚至于假教育。
总之,通过聆听三位学友的分享,我深受感触,收获颇深。真可谓“用心”和“精进”,向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各位学友的用心致敬,向三位老师的精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