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青年教师成长课堂教育行走

以自然心面对差异,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021-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七乡师者

卓著《教师的使命》一书的《教学的情感起点与学业起点》一文中,张文质老师所提的四个现象和观点我深有感触:

第一,考得差一些并不代表他未来一定不行。

对于孩子的考试和未来,张老师运用通俗易懂的道理并结合社会中的一些实例进行了解读。

道理不深,事实明晰。所以,我相信很多人,不论是家长还是教育者都认可这个结论:考得差一些并不代表他未来一定不行。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人们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把成绩当作孩子拥有美好未来的唯一标准,就像我们似乎都懂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似乎又不知道成绩是三百六十行的哪一个致命关键点。

当然,我想:张老师并不是想表达成绩不重要,但是即便重要也未免像现在的很多评价体系或者评价方式那样把它当作唯一标准。

成绩它象征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它所反应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而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认识这一点也很有必要。

从人的“智能”“体能”“德能”三大主体来讲,究竟各居怎样的位置呢?最让我难忘的是我初中时期我们的政教主任说的一句话:成绩不好是废品,体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

不难看出,最重要的是“德”,没有“德”便是人类社会的“危险品”,危险品是不可用的,而废品、次品虽然有瑕疵但也可以用,“变废为宝”并不是不可能。

后来,我也是常常用这句话教育我的学生,也把这句话当作自己教育的出发点。

于是,我并不排斥学习差的学生,在我二十多年整整六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我的班级往往比其他班级多十多二十人参考考生。即便我们的成绩比其他班级稍低一些,但我绝不强行执行分流。因为我相信:多一名考生就将会多一名高中生,三年后至少也会多一名拥有高中文化的社会之人。

可别看不起高中文化,我们那个年代的中师生知识水平和高中生差不多,但是我们现在依然是一线教育战线上的一名人民教师。

因此,张老师所提的这一观点我非常赞同并渐渐践行,从不以成绩差给孩子贴上失败的标签。从成就感来看,现在每年能回来看看我们的也正是当年那些成绩一般的,成绩好的都在机关事业单位,他们忙着上班,才顾不上回来看看我们呢。

第二,差异是自然差异、能力差异,而不是决定性差异。

张老师引导我们要敢于接受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自然差异”和“能力差异”。我们教育教学中所面对的不是一群孩子,而是一个个的孩子。

既然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的个体,那么我们就要理解并接受个体中个性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我们就不可能称之为“你”和“我”,没有差异的事物是没有区分的、是一模一样合为一体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以一种自然的心态去接受张三成绩好一点、李四成绩低一点。拥有了这样的心态,也就能以平常心去面对并因材施教地去引领一个个的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标准和模式去引领一群孩子。

最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会把这个自然差异、能力差异当作决定性差异。其实,在某一个方面有不足并表示你在另一个方面也有不足。就好比“艺考生”,他文化知识方面比普通考生差一点,但从“艺”的特长角度来看,普通考生又恰恰缺乏这一点。

所以,在某个领域有这个缺点,往往在另一个领域会拥有那个优点。上天就是这样公平,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社会就是在这种相辅相成中不断地发展。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盯住孩子不良差异,并把这个差异当作决定性差异,从而打击孩子,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优势方面的发展。

第三,将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全都公之于众,那将是灾难。

成绩和排名的公布会让人觉得:有的老师教的差,有的老师教的强;会造成“我要上某某老师班,不上某某老师班”;甚至于出现“我要上某某学校,我不上某某学校”。

这是有背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这是破坏了教育生态的,这是教育的灾难。

校与校、师与师固然有一定的差别,但他们的差别又往往取决于“生源”差别。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分不清楚:究竟是学校或者老师优秀所以学生优秀,还是因为学生优秀所以老师或者学校优秀。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县内十年前兴办一所学校,它依托的是一所名校的管理,但是所招聘的老师都是县内乡下教师。为什么它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呢?

又或者说老师还是乡村学校的老师,他们重组到县城,贴上一个优秀学校的标签,于是就招生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结果呢?不优秀也很难。

更奇怪的是,在这优秀的环境中,老师也越来越优秀了。

所以,重要的是环境以及不同环境带给人的改变。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就不应该营造一种“成绩满校园”的环境,去误导孩子健康成长。更不应该以一次并非代表终身结论的考试以公布成绩的方式变相地贴上了成功或者失败的标签。

孩子们还在是需要全面发展的成长期,一次、两次,甚至多次的失败只是“生活小插曲”。他们不需要标签式的打击,他们需要更多的因人而异的鼓励。

第四,社会评价不是唯成绩论。

这是一个最终的教育归宿问题。我国近年所提倡的核心素养教育正证明了这一点:核心素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必备的品格。

社会是复杂的“实践体”,它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它需要人具备必备的品格。为了满足社会的这一“需要”、达到这一“评价”标准,我们的教育就必须围绕“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项内容”的核心素养目标,而不是“唯成绩”。

具体来说就是:

一个核心:全面发展的人。

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六大素养即十八项内容”:

1.文化基础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2.自主发展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的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3.社会参与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综上可知,我们教育者需要以自然心面对差异,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我们更需要有能更客观的评价教育和老师的体系,这个指挥棒“造错了”我们所走的方向也就会背道而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