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十个坑”
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高兴又到了每天和大家聊教育微话题的时间。今天我想聊的话题是这两天我在很多的公众号平台看到的一条,我认为对大家有很多启发的话题。文章的题目是“上公开课的这十个坑,老师们不要再踩了”。
那么是哪十个坑呢?我一一的给大家做复述性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个是缺即兴导语,师生之间的情感关联度不够。
我们都说我们的课堂第一步是导入,我们经常是在备课的时候引了一些导入的内容。但这个内容很多时候是和我们学生的背景和知识以及生活当中的链接是不够紧密。也就是为了简简单单的能引入本篇文章的学习,而所设的导语。这样就缺少了和学生之间的一些沟通和交流,所以就没有搭建起一个与学生之间沟通的关联的这一个平台。
所以,师生之间课前的情感关注度就不够。说到情感关注度,我还要提醒一下,很多的老师,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提前进入到课堂里”。其实我们提前进入到课堂,也就是要利用一定的时间,课前的两三分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转一转我们的教室,会在让我们的与学生短暂的交流当中,能够了解、洞察学生的需求和学生建立起课前的情感。
第二个是缺主干问题与核心问题。所问的问题是没有思维含量。这一个方面我们特别在很多的公开里面能看得到,好像整篇文章很多的问题都是没有必要问而问或者是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懂不懂”等等各种,这是没有思维含量的。
这里面重点强调的就是主干问题和核心问题。我们上一堂课主干问题和核心问题不能太多。我们要把很多的知识点用核心问题或者是主干问题把它串起来,这样的教学,它的思维的质量高。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更具有意义。
第三是课堂设计的内容太满,缺少减法式的思维。
什么叫减法的思维?指的就是我们说过有一句话叫做“少即是多”。要注意中心问题和驱动性问题,不是你问的多了,让学生目不暇接的。牵着学生的鼻子问一个答一个、问一个答一个。这样学生就没有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第四是课堂推进前松后紧,关键问题和重点的问题。
时间不够,这个是我们大多老师都会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一个和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目标的都设计太多,内容太广泛。于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出现了时间不够出现了。我们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教学内容内容在这一节课里面圆满的完成,就出现了前边讲的细、讲的透、非常的松,后边时间不够又讲的非常紧啊。
第五就是预设过度,缺少精彩的生成。
课堂无让人眼前一亮的典型细节,这个地方我重点强调的就是生成和让人一亮。我们都知道,如果你的这个课堂是你犹如于挖坑让学生往里跳的这种课堂,预设好我们的教学环节。哪怕学生回答的问题,或者是甚至于详细到哪一个同学来回答,哪一个问题,都安排的非常妥当的话。这一个过程属于预设过度,缺少了精彩的生成,缺少了让人们感觉眼前一亮的典型的细节。
这样的课堂有可能上课的时候氛围非常的热闹,有可能老师所讲授的或者是说灌输的知识非常的到位。但是这样的课堂无益于教学的。
第六是问题之球,只在师生之间传递,缺少生生互动。
就是问题只会在老师问和学生答之间来传递,缺少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以才有了一些教学提倡就是要自主,还要合作小组式的学习。要让他们能够在小组式的学习当中进行自己的观点阐述,而不是老师去引导他们师问生答的这一种单一的模式。当然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要小组合作。
所以我们在很多的教学里面,我们要把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只有学生听学生讲,才有那一种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聆听学生的演说或者是回答的这种理念,他们自己更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我们在教学当中很多的时候是以老师的认为去判断孩子的回答,这样是容易掩盖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所以要记住的就是问题不是师问生答,是生生之间的互动也也很关键。
第七是缺少系统思维,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的评价不一致。
我们这里面有“教、学、评”的一致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前会把那个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放给同学们去了解。但结果我们的内容没有紧扣学习的目标,评价的时候,依然没有围绕着目标来进行评价,甚至于出现评价是缺少的。
第八是学生的答案肤浅,评价的标准模糊。
这个肤浅就体现在学生的没有深度的参与。我们的答案模糊指的是模棱两可的。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是说要有死答案,我们的参考答案必须要明确。
第九是过度的使用音频或者是图片来代替文学形象。
这个是我们多媒体或者是信息化技术之下多媒体与板书相整合的一个要点,这个是需要注意,有声的东西和无声的当然有区别,但不能过度。
第十个“坑”是教师潜意识的心理举动和让学生感知到答案的正误。
也就是说,我们老师总是按照自己认为的那个标准的答案去引导孩子。如果孩子的那个答案三分的题是吧,那他答出了两点,有可能有一些方面他说的没对,我们不是以一种层层善诱的态度去,而是要暗示他:对吗?还有别的想法吗?这个你认为对不对?三分就这样答行吗?这类似的话语呢都告诉我们,老师太善于去误导学生,按照自己预设的那个答案去做,这样也是一种不对的。这样有可能考试的时候是很好的,但是他是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教和他们自己的学来锻炼自己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各方面的自主发展。
好的,这十个“坑”,就我就重复性的讲到这里,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其实我对照我自己看来,确实有很多时候我都会跳到了这个坑里。明明知道这个坑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明明是拽着学生往火这个坑里面跳,但是依然也自觉或者是不自觉的会犯这些错。机会很好,这两三天我在不同的微信公众号里面看到了这十个“坑”对我们的教学改进非常有帮助。大家不妨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做一些对照,或者是改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