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青年教师成长课堂教育行走

世界之大,我却如此渺小——爱研会第十届年会侧记(上)

2021-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七乡师者

如果说我的前二十年教育生涯碌碌无为,我会更多地归结为我的“坐井观天”,在纷纷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养呼吁下,我或者我们一线偏远教师似乎难以“走出很远”,也难以“请神”入门。

随着自己的教育理念退化,随着自己职业倦怠的增强,我不能坐以待毙,我不能误人子弟。培训、差旅费毕竟受限,高端的、更有价值的培训不是每位老师都能有机会参与,或许十多年也“轮不到”一次。于是,近几年哪怕不能报销差旅,全程自费,只要学校批假,我都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洗洗自己的头脑,去更新自己的理念,去结识更多不同的教育践行者。

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子项目“网络师范学院”的线下活动、全国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发起的“教育行走”……凡是时间上允许,经济负担不重时我都会去参加。

疫情下的最美相聚

遗憾的是近两年的疫情,错失很多的取经良机。梦寐以求的2021年7月的教育行走只能改为线上活动,好沮丧;等待提升的教育写作指导研修被迫延期,好失落;新网师线下共读缩减、移动地点,好失望……无奈,焦躁,不按,着急!庆幸的是2021年的最美暑假迎来了我期盼已久的一场盛典——新教育理事会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在云南昆明举行。

这是一场怎样的盛会?

这是“爱研会”的十年庆典,这是爱心教育践行者的巅峰交流,这是幸福教育的最美展现。这里将迎来李镇西等教育大咖,这里将汇聚“丑小鸭”的白天鹅史,这里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疫情下期盼已久的家人们,这里将是爱心教育的新征程。

三天三夜的盛会,从大咖的传经到家人的分享,从室内的聆听到现场的参观,从白天的洗礼到晚上的汇演……无不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盛会圆满结束,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爱研会群里更多收获的精彩分享,更多留恋的怀念和交流,更多理念的交锋,好似盛会并未结束。

对,庆典并未结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只不过是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启爱心教育新征程。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探索新的幸福教育。这就是新教育精神,这就是爱研会宗旨,这就是爱心教育践行者的使命。

回念盛会点滴,总结自我得失,感受到了世界之大、教育之大、新教育之大,也感受到了爱研会之大。对比一场场高端的洗礼,一个个真实的分享,一幕幕动情的演绎,我实在是过于渺小。学习任重道远,践行势在必行。

开幕式上,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全国第十三届政协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虽然因疫情新形势未能到场,但以视频形式发来问候,作出明确的指导,给予爱研会十年来的工作充分肯定,鼓励会员们努力寻找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大咖传经

迎来的第一场报告是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爱研会名誉会长李镇西老师的《用生命润泽生命》。李老师的报告从对罗大佑的歌曲《童年》的思考开始,引出“尊重童年,把童年还给童年”、提出“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

什么是生命润泽生命?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李老师用一段富有诗意的排比,解读了“生命润泽生命”:用思想照亮思想,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爱心滋养爱心,用个性发展个性;用梦想唤醒梦想,用创造激发创造;用浪漫缔造浪漫,用情趣营造情趣;用人格铸造人格,用心灵赢得心灵。

这是李老师所说的,也是李老师所做的。

教师应有怎样的生命状态?

李老师说:教师要热爱生活、热爱教育、过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运动、热爱。只有当师生彼此生命相融、能够互相听到对方的心跳、能够感受对方脉搏时,好的教育才能真正发生。

可以说,众多的参会者都是因对李镇西老师慕名而来,李老师用一个个与学生的故事、一张张与学生的温馨合影,十年、二十年......一如既往的坚守诠释了他的所言与所谓。这是榜样,这是中国式苏霍姆林斯基。

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卢锋老师的主题报告《给孩子施爱与赋能——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与策略》。卢锋老师用一张跳舞的照片来阐释生命的自由绽放,接着对生命德育话和德育生命化进行了比对,生命的德育话是指生命需要引导、规范和惩戒。德育生命化是生命需要唤醒、激发和帮助。从生命化教育中我学习到了生命化教育的几个策略:积极沟通(聆听,发问,区分,回应),正面语言(看见、同理、接纳、支持、肯定、鼓励、激发、要求、帮助),冰山模型(每个生命的动机在潜意识里总是正面的),情绪三部曲(第一步:接受孩子的情绪;第二步:描述孩子的内心;第三步:处理孩子的事情)。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卢老师告诉我们:从生命教育的角度老师是一把去火点亮、唤醒、温暖。

詹大年会长带来的主题是《让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詹会长首先分享由新京报录制的《师说》,着重展现了“教育问题是关系问题”的新理念。

讲座中更是金句频出,如孩子的问题不是学习问题,而是关系问题,关系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源头;人是关系的产物,社会是关系的产物,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关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家庭是什么呢?家庭是爸爸、妈妈加上孩子加上房子吗?这是家庭的结构,我们要说的是家庭的功能。有的家庭看似有家庭的结构,但没有家庭的功能;教育,就是要多给生命一条路,一条可以“玩下去”的路。 教育是一种彼此的成全,成全自己,成全孩子,成全生命;把孩子养亲了,教育才有灵感;在好老师的眼里没有“优生”,没有“差生”,只有学生……

可以说:詹大年校长把教育办成了哲学。这就是他十余年坚守昆明丑小鸭中学的初衷,也是他成就了近两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问题孩子”的动力。我深深地被他的行径所打动,被他的真教育所打动,被这个“问题孩子的爸”所感动。

张玉石老师的报告《悦心式班级管理,让学生爱上学习》,在分析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兵法型、强制型、放任型和包办型)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悦心式”班级管理,就是松绑学生、解放老师,老师成了班级合伙人,学生成了班级主人。

“悦心式”班级管理,需要做到四个改变:改变观念,从班级管理到班级自治;改变关系,从师道尊严到心理同龄人;改变形式,从“一言堂”到班级议事;改变方法,从批评指责到优点轰炸,无不渗透这她的教育智慧和对生命的尊重。

“悦心式”管理法中的改变方法,如微笑效应和拇指效应。“悦心式”管理的关键是老师首先要做出改变,然后才能让自己的主张得到学生的悦纳,从而改变学生,让师生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李素怀老师报告《孩子们的成长需要“被看见”》,报告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素儿老师的自我成长,包括从她的朋友圈里也看到了她成长的足迹。素儿老师从一个“男孩用小刀子划桌子”的故事说起,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需要“被看见”,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修炼三大能力:一是不带评判的倾听的能力;二是相信孩子有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三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

蒋长玲老师报告《长长的路 ,慢慢地走》。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的教育问题往往就是我们过于心急,着急着一蹴而就,着急着一点而破,着急着拔苗助长,着急着给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蒋老师报告中的故事动人心弦,其实每一个会讲故事故事的老师背后会有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蒋老师便是如此。人生路漫长,得我们慢慢去走,历程是艰辛的痛苦的,但我们要深信: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明天。成人如此,未成年人更如此,人生因酸甜苦辣而精彩,人生因得失成败而更具意义。

黄建军老师“黄叔”给我们带来的报告时《我有一个班,寻找教育的浪漫》。

“黄叔”讲述了皇家班的浪漫之旅,如第一次见面给每一个孩子一个拥抱,留下一张孩子与父母的合影;与孩子一起创作班歌,唱响班歌;“三分钟留下美好”的内务整理;与学生一起晨跑,给孩子与自己一个健康的体魄;与学生、家长共读《教育的100种可能》……

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教育故事都是爱的绽放,都是学生幸福的回忆。教育的伟大不在于一个人做了多惊天动地的事,而在于每个老师都做了一件很小的事。倘若多一个像“黄叔”的爱心教育者,就会多有一个班五十余名学生快乐成长。

爱研会秘书长王丹凤老师带来的报告时《让每个生命吐露芬芳——学生本位与我的实践探索》。李老师说丹凤老师是爱研会的形象大使,一点都不为过。她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整场报告我感受不到她“出身于”数学老师。她从“儿子的眼泪”促使她思考如何倾听儿童声音,如何和孩子交流?是啊,目前的复杂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如何听他人愿意说,如何说他人愿意听,这已经显得很重要,不然就无法建立连接,无法达成有效对话。(未完,字数受限转“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