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吧028】视野拓宽了,行动力需跟上——N5总结文
9月27日晚,在N师学院第五期课堂中杨鹏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理性教育对生命成长有何意义?》
听了杨鹏老师的分享,我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在杨老师的解读下,内涵显得那么丰富。
我在想:我们的教育忙忙碌碌,是否做了太多的无用功呢?我们的教学,能否把一些简单的道理讲透,让学生带着本源的东西,自己去创造,去生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这又是一节很特别的课。相信很多老师听后都会有所触动吧?
随着这节课的结束,本期N师学习也告了一段落,到了总结期。
一、关于博雅教育
回顾N5两个多月的学习之旅,准备写总结文时,“博雅”两个字特别清晰。因为本期N师课程,就是由互加计划与佰特博雅书院共同打造的,且博雅书院王胜院长全程主持。
于是随手搜索了一下。居然看到了这样的解释:
博雅:是荷花的品种之一。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下生须状不定根。
不禁暗叹,这跟我理解的博雅教育还真有几分相似:独特而通广。
当然,真正的博雅教育并非如此定义。王胜院长在第九讲中已有所阐述。
博雅教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拉丁语中“artes liberales”被译为文理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全能教育等等。
博雅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其目的在于达到“统一的知识”,它关注培育统一的人格,强调师生间的互相学习,是一门让学生能够安身立命,修身养性的学问。它是一种教育观、教育形式和教育实践的总和。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的说法更为直观——博雅教育就是让学生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得多一点。
可以说博雅教育就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知识广博又有所专之人。
二、关于特别的课程
基于博雅教育的理念,本期N师课程也很特别。
与首期N师课程比,这次视野更广,从课程开设看,有意地跳出教育看教育,跨界视野路更广。话题的选取,贴近热点,嘉宾视角各不相同。一节课容量非常大,跨度也更大,几乎都是所讲领域的高阶人物。
每一讲都能给学员不一样的视角,给大家的思想带来冲击。十讲听下来,不得不感恩王胜院长的良苦用心。
中小学教师的生活一般较单纯,甚至与真实的社会有些割裂,不少老师为教学而教学,为学生的成绩而刷题,为领导的评价而焦虑。
加上各种名目的检查,各种材料的准备,一些老师就像那个找不到初心的小和尚,忙忙碌碌却忘了自己为何出发。忘了教育的本质。
近两个多月,我们思考了假如没有高考,教育会是怎样?知道了商业教育对生命成长有何意义?了解了阅读如何滋养生命成长?学习了艺术如何滋养生命成长……
一讲讲听下来,视野逐渐打开。跳出教育看教育,你会发现,大家心心念。一直在追求的学业成绩,对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是多么微不足道。教育,不该只有分数。教育,最重要的是生命的成长。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是教育的素材,只要用得好,都可以用来滋养人的生命成长。这样的课程为N师开启了跨界的视野,跨界的思维,让大家对教育的思考更接近本真,让大家的教学更灵动。
这样的课程很特别,很有意义。
三、关于行动的力量
总是输入而不输出是不完整的。边行动边学习,学习力更强。更容易吸纳到真东西。或者说,所学的内容更容易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9月27日,N师主课程后,莉莉在教育行走专栏有个分享。她除了谈教育行走故事,还聊了不少与互加计划相关的课程——教师的、学生的。分享了她如何利用互加计划课程,带着孩子学习,分享了她的实践与创造。
套用杨鹏老师“生”的观点,可以说莉莉和她的孩子们“生”出了不少美好。
这是学习后的行动力,并因行动而产生的创造力。莉莉也因此从乡村的小讲台走上了全国的大舞台。
视野拓宽了,接下来就是行动。
比如王胜院长利用他的人脉给学员带来这么多不一样的教育外的高阶课程。我们能否学习一下,也利用我们有限的资源——身边的或网络的给孩子不一样的视野呢?
比如听了杨青霞老师带来的《博物馆如何滋养生命成长?》,我们是否也能带孩子们看一看呢?哪怕在网上也行。
比如听完杨鹏老师的分享,我们能否对教育更本质的东西进一步思考?能否把精力花在更本源的地方,然后创造机会让自己和孩子们每天都有“生”的行为,“生”的快乐呢?
……
总之,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上尽可能地行动。
据说N6课程十月份将开启,会不会有更多引导学员实践的课程设计呢?
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