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一集团信息化成长小组《基于“三教”理念的数据分析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研究》教学反思麻吉星精英教师培育计划

我不拖拉

2023-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谢娟福州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以《我的好习惯》作为单元主题。选择了四个方向:整洁、精神、不拖拉、不马虎。对于放了一个超长寒假的学生来说,这个开学的第一单元正是最适合培养好习惯的时候。上一节课,从站姿、坐姿、写字姿势三个角度一起学习了如何做个“精神小伙”。这节课要在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不拖拉。

    第3课“我不拖拉”包括三个话题,话题一“‘等一下’与‘还没完’”旨在帮助学生反省拖拉的表现,认识什么是拖拉;话题二“拖拉一下没关系吗”,认识拖拉的后果,为什么我们不能拖拉;话题三“和‘拖拉’说再见”,改变拖拉的方法,也就是如何做。

教材页

  儿童拖拉是成长中的问题,成人首先要理解并接受儿童较慢的生活节奏,在此基础上帮助儿童逐步增强时间观念,必要时能适当加快节奏。教材将部分行为界定为“生活中的小拖拉”,突出“改改这个坏习惯”。但是一些情境觉得不合适,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比如:“还没完”的配图。在日常教学中,就常常遇到学生的“还没完”是因为对自己高要求,希望能把字写得更好。包括后面的把妈妈画在旁边,这样的方式我也不能理解。这个专注的方案是怎么来的?

【教学目标】

1.懂得限定时间的情况下不能拖拉,能够在必要时适当加快生活节奏。

2.理解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时间管理的简单办法并乐于实践。

课堂调查

    在课堂上,重点放在处理认识“拖拉”。通过阅读拖拉鸟的故事,初步认识拖拉的坏处是做事情不及时。实际上很多学生意识中的拖拉是和慢捆绑在一起,认为处理方案就是要快。那拖拉真的没关系吗?通过课堂调查,果然很多孩子还停留在快慢的纠结。随机挑选几个孩子。19号认为:拖拉没关系,慢点能把事情做更好。就是还是简单定义“拖拉”就是速度慢。2号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拖拉点没关系,人生还很长,可以慢慢来。

教材通过赶火车的例子,暗示拖拉会有不良的后果,在课堂上,通过消防、医生、农民伯伯工作的特殊性,进一步帮助学生厘清拖拉的含义是对于事件不及时处理。因为课堂天天都在倒计时,我刻意缩短的上一个问题的投票反应时间。除了不在场的两个孩子外,有四个孩子没有及时进行投票选择,失去加分机会。学生马上意识到拖拉的后果。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如何和“拖拉”说再见呢?除了教材提示要有时间观念,认识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回顾教材最开始的“等一下”,我设计了“马上”三个游戏环节体验如何做到不拖拉:1分钟倒计时收书。1分钟倒计时收机子。这些属于简单的任务,学生们在你追我赶中都很开心。但是是否“快”就是“不拖拉”?第三个实践任务是:一分半钟排路队。这其实由多个动作组成的复杂任务,一味求快,问题就凸现了。请孩子们一起来观察:大家都出来了,谁落下东西在抽屉了?谁的桌椅没有摆好?通过最常见的学习生活实践,帮助儿童意识到不拖拉并不是一味求快,是要有时间观念,不浪费时间。

    城市儿童,受成年人的裹挟而不断加速。我们往往是希望儿童“小马加鞭”。一年级小学生适应生活变化面临诸多挑战,“生活小拖拉”的标签不仅无助其逐步增强时间观念,反而造成过度焦虑、自责、甚至摆烂躺平,对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造成巨大挑战。不拖拉既然是个习惯,那真正需要的是不断在生活实践中持续养成。我自己也是一个“拖拉重度患者”,那大家一起努力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